根据当前我国宽带运营体系,除了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等一级宽带运营商外,小型宽带运营商,诸如“e家宽”、“长城宽带”等,均为二三级运营商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这些小运营商的盈利方式,主要是从上级运营商手里购买带宽转售给用户,透过赚取中间差价的方式牟利。
为何主流宽带运营商要将带宽分包给二三级运营商,而不直接开展经营?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,这些“二三级运营商”大多是由楼盘物管公司、大房地产商组成的。“如果不分包给他们,我们的宽带根本进不去。”该人士表示,这些垄断小区宽带经营权的“二三级运营商”才是造成假宽带的主要原因。
超量分包导致假宽带
“二三级运营商”到底是如何运作的?记者调查了解,他们首先通过垄断若干个楼盘、小区的宽带“专营权”,再向大运营商租用宽带,尽可能多地招揽客户。
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,打比方大运营商测算1G带宽可以供1000个人使用,如果一个小宽带运营商租用1G带宽,然后分给1000个人,“这样自然是挣不到钱”。小运营商必须将其分摊给5000个,甚至更多的客户,才可以赚取暴利。要用户翻几倍,最佳方法就是“降价”并降低质量,透过诱人的价格引诱客户使用。
由于并非正规的大通讯运营商,又有房地产商和物业公司作为背景,因此这些二三级运营商几乎都不怕通讯主管部门,甚至不需要担心舆论监督,随心所欲地使用夸大、虚假的宣传去获取用户。
一位运营商人士向记者表示,宽带用户几乎很少会同时在线上网,因此闲时测速其实很快。当然这些二三级小型宽带运营商虽然可以让网络普及率大增,但一旦出现上网高峰,小区网络就如龟爬,甚至完全瘫痪,引来用户大面积投诉。